◎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虽然是一个塞浦路斯,但是这个模式却是要有全球影响的
在政策执行中银行管理不善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一个项目需四年建设,每年需要一笔贷款,国外的银行按年放款,可能每年放四分之一,其余的记为承诺金,中国的银行则一次性放贷,然后全部计收利息,无形中给企业增加负担,企业为节省成本或将余款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增加、利润增加,或投入房地产短炒,增加房市压力。2008年我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都普遍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担忧,精力都聚焦在通货膨胀的治理,没有国家的货币政策制定者会预期到通货紧缩的潜在挑战,大多数人更是自信满满地认为发达国家已经从历次危机中成长,足以抗衡新的危机。
中国实行双轨制改革、渐进式改革以维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然而双轨制遗留了很多扭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均和寻租问题。来源: 上海商报 进入 林毅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梦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中国出现农民工大批回家,国际贸易急剧萎缩,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潮。高铁建设成绩斐然,粮食生产实现九年连增,自1986年以来一直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出现转变,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0%。过去五年成绩斐然民众未来信心不足回顾中国过去五年的成绩,可谓浓墨重彩,但今年两会看到社会不满情绪高涨,民怨四起,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民众看不到8%的增长潜力,更谈不上信心满满。
解决的办法就是深化改革,消除遗留的双轨制。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为50%,远高于其他大经济体。有好心的朋友告诉我,在一个叫做《白桦林》的网站上有关于我首创的市场缺陷论【1】的讨论,已经有50个跟帖。
但所谓充分的信息不仅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且是一种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无法存在的假设,如果市场机制把这种理论和实际上都无法存在的假设作为自己的条件之一,那么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缺陷。也就是说垄断倾向和打破垄断都是市场经济的机制之一,但是既因为在纯粹的、自发、自然的市场竞争中资本固有的强势造成一种资本的扩张和集聚的趋势,还因为这种资本扩张的趋势造成的垄断的倾向不符合普世价值和社会发展趋势,所以我论断这种垄断倾向既客观存在,又是一种缺陷。这个普世价值和社会发展趋势不仅仅是社会领域的学说,而是由人的本性、本能所决定的,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及其进化论、人类的实践性及其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的。即工资和税率应该增加到:再增加就会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利益的最高点。
……资本流向低成本处,劳动力流向高工资处,这是人性,无法改变。就因为中国资本和权力对劳动者的双重压迫,才造成基尼指数接近0.6的贫富二极分化的客观事实。
竞争是个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包含着所有进化过程的方法,它使人类不知不觉地对新情况做出反应。世界上不存在无目的的实践,就算是毫无目的的娱乐,也是为了取乐自己,使自己这个人高兴、幸福。但我的质疑是,客观存在的某某先生本身的疾病和道德人品上的错误,就是它的缺陷。比如利润减少、税收增加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增加这对函数中,我们把纵坐标作为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把横坐标作为利润的倒函数、既利润的减少和税率的增加,随着利润的减少和税率的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增加应该走出一个尖顶的n形的图型走势,恰当的工资和税率就应该在这个尖顶的顶端。
在调整中产生出秩序的各种规则,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对其作用有了更好的了解,而是因为那些繁荣兴旺的群体恰好以一种增强了它们适应力的方式对规则进行了改进。并不是如jjgsaron先生所说的要尊重产权,就没有这种‘社会正义,恰到好处的社会正义不但不妨碍尊重产权,而且是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认定这种错误的标准又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普世价值,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既定趋势:不断地满足每个人和一切人的生存、幸福 发展的需求。【4】要实现社会正义,就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均贫富,其出发点是人权……。
当然,前提是这些宏观调控必须是恰倒好处的、根据客观环境及时调整的,也就是必须限制在对市场公平竞争和对市场功能恰倒好处的弥补和补充的范围内,而不能超越弥补市场缺陷这个市场客观需要的范围。这就决定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不可能是公平的,过剩劳动力的工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低于客观实际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果的,还因为劳动者面对生存的迫协,不可能拒绝这种不合理的低工资。
那么这种充分的信息的市场条件,在理论和实际上都不可能存在。其中大多数都对之不屑一顾,认为我说的观点都是糊涂话。
【6】人生在世有自己的目的,市场不能保证你达到人生目的。【10】如果我们承认反垄断法不是在个别国家偶尔地存在,而是在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或者是在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世界各国不可能同时、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它确实是错误的话。我们就拿这次次贷危机来分析。再说自然科学,虽然和财富分配等问题无关,但自然科学的本质内涵,本身就具有为了满足‘每个人和‘一切人的生存、幸福和发展的需求的价值目标。在自由、自然、纯粹的市场经济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一种垄断的发展趋势和倾向。二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自由主义在定义市场经济时,预设了充分竞争这个前提条件,不管这个充分竞争的概念中有没有包括充分的信息这个概念,但无论如何,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信息必须是充分的,但这恰恰是不可能真正地做到的。
所以结论就是,自然、纯粹的市场环境中,只要全世界70亿人口的劳动力没有达到有效的饱和,任何国家的劳动力价格都只能是不合理地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困难的是,这种市场利益的干涉和扰乱,是很难以法律和规则来明确地规范的。
如果我们承认市场的这些原始的缺陷极其危害,那么也就为政府在调节收入、调节总的供需平衡,以及反垄断等一系列领域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这也是为什么袁隆平先生选择研究水稻,而不去研究某种濒临绝种的小草。
)那么在劳动力过剩的市场环境下的这种价格均衡的结果:不但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水平是在客观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之下的均衡,而且投资量也随着劳动力边际收益不合理地偏低而大于正常量。如果顾名思义的话,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违反经济学最基本规律 -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 的糊涂概念。
第四,我把垄断仅仅定义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倾向,而不是本质特性。所以,就人的理性地自私的本性和本能所决定的人的实践,都隐含着上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既定趋势和普世价值。实际上,正因为这是人性的缺陷,所以也就是有缺陷的人性主导下的人的实践之一——市场的缺陷。那么在生产总成果中,工资和资本利润各自所占多大比例,才算是公平的?以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来分析:比如提高工资和对富人征税来搞福利制度,符合这二大原则的最佳工资水平和税率水平应该是怎样的呢?工资和税率应该增加到低收入群体边际利益为零为止。
第二,劳动力刚性过剩决定的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工资,就是市场经济的缺陷。在大多数相对完整的市场体系中,在这个劳动力饱和的拐点到来以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刚性,一旦拐点到来,就会因工资的上升,使资本外流追逐更廉价的劳动力。
,那么退一步说,如果经济学真的和价值观、道德性无关,但经济学家也‘必然具有价值观和道德性。正因为有垄断倾向的存在,所以才需要打破垄断的机制存在。
如果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个性解放,那么这种个性解放也是每个人和一切人的个性解放。更必须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来最大限度激励包括人格化的资本,即资本家在内的每个人和一切人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
一是:是市场的先天性缺陷。就这一点来说,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不包括列宁主义)都是相同的。自由主义把人性和人的本能定义为理性地自私,这种理性地自私的人性和人的本能就决定了: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实践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但必需(如jjgsaron先生所说)人类能够得到的、生产物质效率最高的制度即鼓励资本积累/投资和鼓励劳动的资本主义。
什么叫‘充分的信息和‘充分竞争?……真正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把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始终是作为现实接受下来的,他这不是自树稻草人吗?再说垄断……没有政府/政治力量的支持,资本家在市场上的垄断是无法长久持续的。其次,检验市场经济是否符合上述普世价值和人类社会发展既定趋势的另一个标准,就是市场竞争是否公平。
【9】对未知事物的适应能力,是一切进化过程的关键,现代市场秩序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时所针对的事件,当然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掌握的。而长期地大幅度地过剩的劳动力和相对紧缺的物化资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能是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就是工资低于劳动生产率的事实
他本人还有省农工部好几位干将在湄潭泡了很久了,情况和人头都很熟,于是引得中央农研室好几拨人马几下湄潭。不过,研究问题还是与他的机关打通的。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06:51天狐定制
2025-04-05 06:36天狐定制
2025-04-05 06:19天狐定制
2025-04-05 06:13天狐定制
2025-04-05 05:31天狐定制
2025-04-05 04:58天狐定制
2025-04-05 04:39天狐定制
2025-04-05 04:38天狐定制
2025-04-05 04:29天狐定制
2025-04-05 04:10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